孙某,女,60岁,2024年10月11日初诊。主诉:左耳流脓反复发作6年,加重1周。患者2018年因左耳胆脂瘤合并化脓性中耳炎发作,行左耳胆脂瘤手术,此后反复发作,并于2019年出现面神经炎致左侧面瘫,多次行手术治疗。近1周左耳有脓液流出,去某医院复查,仍建议手术治疗,患者拒绝并选择中医治疗。刻下:患者面色萎黄,左耳用纱布包裹,有淡黄色脓液渗出,诉无耳廓及耳道疼痛,左耳听力消失,右耳听力如常,左面部嘴角轻微歪斜,纳差,大便干结,3日一行。舌瘀黯,苔薄腻,右寸脉浮小弦,左寸脉细弦无力。辅助检查:2024年9月核磁提示左侧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后,左侧慢性中耳乳突炎,术区至左侧耳后皮下感染并脓肿形成。
诊断:西医诊断为左耳胆脂瘤术后,左侧慢性中耳乳突炎合并脓肿。中医诊断为脓耳(气血亏虚)。
治则:益气养血,托里透脓。方用托里透脓汤加五味消毒饮加减:
黄芪30g,升麻20g,炒白术30g,红参片6g,当归12g,皂角刺15g,金银花15g,野菊花10g,蒲公英10g,紫花地丁10g,连翘25g,龙胆6g,酒大黄15g,浮小麦60g,桔梗15g,川芎12g,炙甘草6g。7剂,水煎服。
10月18日二诊:诉左耳中脓液较前减少,纳可,寐稍安,大便日1次。舌瘀黯,苔薄腻,右寸脉浮小弦,左脉细。守原方继服10剂。
11月2日三诊:诉耳中脓液消失。舌淡,苔薄白,右寸脉浮小弦,左脉细。守原方继服14剂。
11月23日四诊:其间前往某医院复查,仍建议手术,因患者耳道未见脓液流出,多次用棉签蘸左耳内,棉签完全干燥,故选择继服中药。舌暗淡,苔薄腻,双侧脉小弦。
2025年1月2日随访:患者停药月余,诸症全消。
按 胆脂瘤又称表皮样囊肿、珍珠瘤,是一种良性肿瘤,但具有一定的侵蚀性和破坏性,好发于脑部和耳部,耳科常见,根据好发部位分为颅内胆脂瘤、外耳道胆脂瘤、中耳胆脂瘤。虽说是良性肿瘤,但它却具有肿瘤的侵蚀性,如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上皮细胞残留在耳腔,像滚雪球一样快速分裂,越来越大,并压迫损伤周围结构,侵蚀甚至“吃掉”听小骨、鼓膜等。如不及时处理,不仅会造成耳朵流脓、听力下降,还可能造成面瘫嘴歪眼斜等严重后果。目前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去除生长物。
根据本案耳部疼痛、鼓膜穿孔、耳内流脓、听力下降等主要临床表现,属于中医“脓耳”之诊断,其常见病因为外邪侵袭、内毒炽盛,致邪滞耳窍,又因脏腑虚损,正气亏虚,无力托毒外出,终致毒聚于耳窍,肉腐于内。
早在隋代巢元方就已经提到耳疾,《诸病源候论》载:“耳者,宗脉之所聚,肾气之所通。足少阴,肾之经也。劳伤血气,热乘虚也,入于其经,邪随血气至耳,热气聚则生脓汁,故谓之聤耳。”耳内血气亏虚,邪致生脓。《仁斋直指方论》载:“热气乘虚,随脉入耳,聚热不散,脓汁出焉,谓之脓耳。”对于脓耳的因机辨治则更为具体。
而本病的一个特点不仅是肉腐成脓,更为严重的是筋伤骨损,这个特质非常符合《灵枢·痈疽》所讲“热气淳盛,下陷肌肤,筋髓枯,内连五脏,血气竭,当其痈下,筋骨良肉皆无余,故命曰疽。疽者,上之皮夭以坚,状如牛领之皮,痈者,其皮上薄以泽。此其候也”。疽者,筋髓枯,血气竭,发于痈之后,主要是气血脏腑亏虚下的肉腐成脓、筋骨皆损。
宋代医家陈子明在《外科精要》开篇名义:“凡有此病,未要辨问是痈是疽,是虚是实,是冷是热,首先便服内托散、五香连翘汤。”中医外科内治法按照疮疡初起、成脓、溃后三个不同发展阶段,确立消、托、补三个总的治疗原则。而“托法”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就有用黄芪为主药治疗痈疽的记载,可见“托”法在中医学创立之初就已存在。而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提出“不足补之”“下者举之”,更是具体指出托补下陷之气以驱邪外出的治疗法则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所载“托里透脓汤”是托里透脓的集大成方,具有益气托里、透脓解毒之功效。主治侵脑疽,用于痈疮脓成而体虚无力外溃时。其所治与本案脓耳病因病机较为吻合,因患者脓耳6年,经多次手术,气血大亏,外邪仍聚,非托法无以益气,非透法无以排脓。
原方中黄芪、人参、白术、当归补益气血,活血通脉,并托毒于上;山甲、皂刺、白芷通经活络,溃脓于外;升麻,甘草解毒于中;青皮行气消滞,助诸药以增托里透脓及托脓收口之力。尤其方中重用升麻,《神农本草经》载升麻“主解百毒……辟温疾,障邪,毒蛊”,换成现代医学用语,即升麻有抗病毒、抗菌等作用。而其本虽虚,其标确盛,故针对其标,仍需配合清热解毒之剂,因此加入五味消毒散,方中金银花、野菊花清热解毒散结,金银花入肺胃,可解中上焦之热毒,野菊花与龙胆草入肝经,三药相配,又清肝胆之火;蒲公英、紫花地丁增加清热解毒之功,两者相伍,善清血分之热结。
众药和效,将先托后补再消的治则治法体现于一方,起效于一旬,实为中医外科疾病内治之典范。内托作用在于宣泄毒气,使毒气有路可出不攻于内,并且可使用在疾病的早期,此时与是否成脓并无明确的关联。因此灵活应用托法,可充分鼓舞正气,促进邪气消散,可防止邪气入里成为伏邪,对于众多外科痈疽疔疮疾患,不失为一种截断扭转的治疗方法。(舒占钧 罗永海 潘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)
(注: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)
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胜亿优配-在线配资平台哪个好-股票配资学习平台-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