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多,本以为战局可能逐渐平息,结果却事与愿违——冲突不减反增,范围也扩大到了东欧其他国家身上。都说“远亲不如近邻”,可乌克兰这位邻居的战火硝烟,却正在让整个欧洲寝食难安。俄罗斯在乌克兰扯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,如今不管是乌克兰本身,还是整个欧洲大陆,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。乌克兰还能撑多久?欧洲又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应对下一个风险?
如果放在三年前,很多人可能还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报以怀疑,认为这是某种“速战速决”的操作。但如今,事实摆在眼前:俄罗斯已经控制了乌克兰将近20%的领土,东西线战场胶着,乌克兰的抵抗压力越来越大。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光取决于士气,还得看兵员、装备和后勤。可惜的是,乌克兰在这三点上似乎都陷入了困境。
基辅一直对外喊话需要更多弹药,甚至具体告诉国际社会:每年至少需要200万发炮弹才能挡住俄罗斯的攻势。欧洲答应的弹药援助,到2024年为止也只有勉强达到承诺的一半不到,进展可谓慢得像挤牙膏。除了弹药不够,军工生产也完全赶不上,不管是德国的坦克还是法国的大炮,都受到产能限制,供不上前线的需求。库房里的存货早已捉襟见肘,更别提欧洲自身也在吞“通货膨胀”这枚苦果,日子一样过得紧巴巴。几乎可以说,乌克兰的战局已经逐渐在“内外互耗”的夹缝中成为一根脆弱的稻草。
乌克兰独撑危局的背后,也让欧洲诸国感到心惊肉跳。人都有危机感,欧洲各国自然也是一样。一旦乌克兰真的撑不住,俄罗斯也许并不会就此收手,而是把下一步棋布在欧洲其他国家身上。这种担忧已经开始发酵,多个国家都对俄罗斯的野心提起了警惕。德国和法国想方设法加强防御,波兰更是急切地给乌克兰递送武器,生怕火烧眉毛。但也有一些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态度。比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直言对俄制裁是“搬石头砸自己的脚”,因为匈牙利根本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。不一致的声音让欧洲显得格外松散,这时候一盘散沙的姿态对欧洲并不是一件好事。
而更具威胁的是,俄罗斯不仅仅盯住乌克兰,还悄悄将目光转向了摩尔多瓦。摩尔多瓦这个总人口不到300万的小国看上去不起眼,但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——卡在黑海沿岸,隶属东欧核心地带。如果说乌克兰是“雷区”,那摩尔多瓦很可能就是俄罗斯下一个动手的棋子。摩尔多瓦本身经济捉襟见肘,长期依赖俄罗斯的能源。更重要的是,俄罗斯早在摩尔多瓦境内埋下了“后手”——它支持的亲俄势力自1992年就盘踞在德涅斯特河沿岸,而那里的1500名俄军用“维和部队”的名义留守至今,随时有可能成为战事升级的突破点。摩尔多瓦政府对这些风险心知肚明,却因国力弱小一时无力应对。更雪上加霜的是,俄罗斯通过网络攻击和政治渗透试图影响摩尔多瓦的政治格局,为2025年的议会选举提早布局,扶植亲俄派。
摩尔多瓦背后连接着北约国家罗马尼亚,而罗马尼亚的“北约身份”意味着一旦摩尔多瓦出事,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很可能被触发。北约几度表态要协助摩尔多瓦维持区域稳定,但这一承诺与乌克兰所得到的支援类似——形式大于内容,没有太多实质帮助。摩尔多瓦自己也清楚,要靠它的军事实力几乎不可能挡住任何外部压力,而欧盟的援助对于它的经济改造来说则是杯水车薪。
如果俄罗斯的触手蔓延至摩尔多瓦,紧邻的罗马尼亚、黑海地区以及整个东欧都会受到牵连。对欧洲而言,这几乎是不能承受的后果。这时候分裂显然是最不明智的,欧洲应该联合起来应对眼前的危机。不仅要在军事上,经济方面的帮扶也至关重要,但可惜,欧盟内部的意见整合仍然犹豫不决,这反而拖了不少后腿。
目前来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处境不过是俄罗斯与欧洲角力的“热身赛”,背后的博弈才是关键。俄罗斯真的会停止扩张吗?乌克兰和摩尔多瓦能守住自己的底线吗?欧洲又是否还能在这场持久战中撑下去?没人能给出答案,但东欧的政治版图正因为这场冲突走向剧变。未来,欧洲肩上的担子只会越来越重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胜亿优配-在线配资平台哪个好-股票配资学习平台-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